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进一步加强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

时间:2024-06-17 02:43:42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365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进一步加强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

建质[2010]85号


各有关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设交通委):

  今年3月至4月,我部对四川、甘肃、陕西三省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程质量进行了督查。从督查的工程情况看,恢复重建工作进展顺利,灾区省和援建省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广大建设者全力以赴,认真组织,精心建设,严格管理,工程质量总体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质量通病和建设程序等方面的问题。目前,恢复重建工作已进入“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关键时期。为确保工程质量,圆满完成恢复重建任务,现就进一步加强恢复重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恢复重建工程收尾工作的重要性

  灾后恢复重建工程事关受灾群众切身利益及灾区长远发展。目前恢复重建工程大多进入了收尾阶段。因时间较紧,项目数多,工程量大,竣工验收集中,工程投资、参建等主体多元化,使得收尾阶段工程质量管理工作难度加大,任务更加艰巨。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灾区省、援建省市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工程参建各方一定要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并扎实做好恢复重建工程竣工收尾工作,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保质保量地按期完成恢复重建任务。

  二、严格执行法定程序和工程建设标准

  恢复重建工程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责任主体和工程质量检测等有关机构要严格执行各项法定程序和工程建设标准。所有恢复重建工程,无论其资金来源方式如何,无论其建设管理方式如何,均应按规定办理相关基本建设手续。要严格防止因赶工期、抢进度而产生质量通病和质量隐患。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对违反法定程序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要责令限期改正,并依法严肃处理。

  三、狠抓工程质量责任落实

  恢复重建工程各参建单位、专业机构和有关人员要按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对工程质量承担相应责任。要进一步严格落实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法定代表人责任制、关键岗位执业人员负责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等制度。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要在每栋建筑物明显部位永久标注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名称及主要责任人的姓名,接受社会监督。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有关单位及时处理新闻媒体曝光和社会公众发现的质量问题,对于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四、强化工程竣工验收监管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恢复重建工程竣工验收各个环节的监管,监督建设单位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验收程序的要求组织工程竣工验收,住宅工程还应做好分户验收。未经竣工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投入使用。建设单位应按规定及时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发现建设单位在竣工验收过程中有违反国家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行为的,责令停止使用,重新组织竣工验收。

  五、加强建设工程档案管理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监督和指导。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及时收集、整理从项目决策立项到工程竣工验收各环节的全部文件资料及竣工图,健全建设项目档案,并在工程竣工验收后,及时报送城市建设档案管理机构,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有效利用。

  六、完善工程质量保修制度

  恢复重建工程施工单位应按规定向建设单位出具工程质量保修书,明确工程保修范围、保修期限和保修责任等内容,切实履行工程质量保修责任。对于住宅工程,建设单位应向用户出具住宅质量保证书。灾区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在征求对口援建省市意见的基础上,抓紧研究制订恢复重建工程质量保修的具体措施,针对援建工程的特殊性,妥善处理好援建工程的质量保修问题,确保每一项恢复重建工程的质量保修责任落实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〇一〇年六月三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2006年元旦、春节期间煤电油运有关工作的通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特急 发改运行[2005]2682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2006年元旦、春节期间煤电油运有关工作的通知



各省(区、市)经委(经贸委、工业办),北京、河北、安徽、河南、海南、西藏发展改革委(厅),铁道部、交通部、安监总局,煤炭工业协会、神华集团、中煤能源集团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有关发电集团、中石化集团、中石油集团、海洋石油总公司: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各项政策措施,互相配合,加强协调,煤电油运紧张状况比去年有所缓解。进入冬季以后,随着各地气温逐步下降,煤电油运需求较快增长,目前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天然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部分地区电力供应存在缺口,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成品油供需平衡的基础仍不牢固。2006年元旦、春节相隔较近,客流大量增加,客货运输矛盾将较为突出。总的看,近期煤电油运供应形势在秋季缓和后又趋紧张。
2006年元旦、春节将至,为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保证全国人民欢度元旦、春节,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现就做好“两节”期间煤电油运工作通知如下:
一、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成品油、天然气稳定供应。认真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当前成品油、天然气供需工作的通知》(发改运行[2005]2610号)的部署。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集团公司要努力增加成品油、天然气的有效供给。各地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运行监测和协调,做好生产企业与铁路、交通部门的运输衔接。继续科学合理地引导用气需求,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首先确保居民生活用气用油需要,制定并完善有序供气方案和应急预案,安排好重点大用户的供应,确保节日期间成品油、天然气市场平稳供应。
二、切实做好冬季煤炭供应协调工作。进一步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联合发出的《关于做好2005年冬季电力生产和北方城镇居民采暖煤炭供应工作的通知》(发改运行[2005]1933号)要求,继续做好煤炭生产、运输和供应等有关工作。重点产煤省(区)要督促煤炭企业安排好电煤和居民采暖用煤的生产、供应。铁路、交通运输部门加强与供需双方的沟通,做好运输计划的衔接和落实工作。
三、全力做好电力保障供应工作。各地要认真做好电力电量平衡工作,继续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完善有序用电方案,确保节日期间人民群众生活、医院、交通设施等重点用户的用电得到优先保证。电网企业、发电企业要统筹安排设备的运行和检修,加大余缺调剂力度,完善应急预案和反事故措施,努力保障电网安全、平稳运行。
四、认真做好春运期间客货运输工作。要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认真做好2006年春运工作的通知》(发改运行[2005]2582号)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科学组织运力,提高服务质量,满足旅客出行需要。在做好旅客运输的同时,要兼顾货物运输,保证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平稳有序。加强禽流感防控工作及禽类产品运输管理,优先安排防控所需物资运输。
五、努力实现煤电油运安全运行。冬春季节历来是安全生产事故的易发期、多发期。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遏制重特大事故多发势头的指示精神,各地区、各部门及各有关重点企业在组织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的生产供应时,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不断完善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各项安全责任,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加强检查督察,把安全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抓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五年十二月十九日


浅谈直邮行业客户信息的法律保护

马宁

当前,商业秘密这个概念已经不是一个高深莫测的名词,但很多企业对其的认识还停留在很初级的层级,比如在交易合同里拷贝一个格式条款,强迫员工签订一份很霸道的保密协议,或者纠纷发生后不周密的组织一场诉讼,笔者碰到过很多本可以采用更科学的方式为自己赢得权益的案例,深为其感到遗憾。在此以一个最近宣判的案例来举例说明,并总结若干建议供企业思考。
2006年11月,上海高级人民法院对一起直邮行业客户信息侵权纠纷案作出终审判决,原告因未能充分举证有关数据信息属于商业秘密而败诉。看过判决,笔者回味良久,原告本可以在诉讼前甚至签订商业合同时做更充分的评估,设计更好的维权方案,尽管如此,笔者还是先总结若干法院的意见,供大家借鉴。
原告与案外人签订了直邮市场活动服务合同,为案外人的顾客招募活动提供近万条数据,数据范围为上海地区的时尚富有人群、社会精英。原告在所提供的数据中插入了少量种子数据,即虚拟的客户信息,由原告公司员工的地址及虚拟的客户名构成。为履行上述合同,原告委托被告打印提供数据的信封标签,包括了姓名、性别、城市、地址、邮编等内容,打印的范围包括原告的种子数据。而后,原告的种子数据中的员工收到了被告的广告函,原告认为被告的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商业秘密,起诉至法院。
一审法院意见:原告主张的数据符合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应受到法律保护。但原告未就主张被告使用了其提供的近万条数据提供充分证据,仅提供了种子数据收到了被告广告函的证据。即使通过盖然性推断原则,也无法推断出被告使用了原告提供的如此多数据的结论。此外,原告为检测目的而虚拟的数项数据,如果不能与其他真实数据共同使用,其本身也无商业价值,不能独立构成商业秘密。因此,原告主张不能成立。
二审法院认为,本案所涉的有关数据信息涉及到公民个人的有关信息,与其他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相比,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如果不经过合法程序而对这些个人信息进行获取和使用将会造成对公民个人权利的损害。因此,上诉人对其主张的有关数据信息商业秘密,应当举证证明其取得及使用这些有关数据信息具有合法的依据。否则,上诉人要求保护的商业秘密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从本案的有关证据来看,无法反映上诉人是合法取得该有关数据信息的,也无法反映上诉人对于该有关数据信息的使用是经过有关公民的许可的。因此,上诉人关于要求保护其有关数据信息商业秘密的诉请,尚缺乏足够证据的支持。
原告失误之处:
(1)商业秘密案件复杂程度较高,总体来说对原告要求严格,需要诉前做周密的诉讼风险分析,以选择合适的案由。实际上,本案原告也可以考虑从违约的角度或不正当竞争中的诚信原则来起诉被告,胜算更大。
(2)起诉前,原告可以选择不同的被告类型的公司分散风险。
律师点评:根据笔者的经验,经营信息的法律保护比技术秘密难度更大,因为经营信息的权属认定较为困难,被告往往以公知信息为由抗辩,而且取证较难,因此需要律师较早介入涉及合理的方案。本案原告并不是规模很大的企业,但仍然遇到了商业秘密的问题,可见商业秘密离企业并不遥远。笔者认为,商业秘密是个较抽象的概念,很大程度上需要根据企业的业务类型量身定做保护方案,企业对此的误区往往是不重视事前预防,应引以为鉴。